攝影:李光文 / 地點:千佛山

佛陀四聖諦中的最後一諦-道聖諦,展開即為八聖道-八正道導引至苦滅,帶來安穩與快樂。對應史代納提供的一週間每日靜思練習。

第一步:正見。
星期六:留意自己的念頭和想法。只做有意義的思考。學會一點一滴地分辨出本質與非本質;永恆與無常;真理與單純主張。試著以內心完全的寂靜來傾聽同伴的話語,並且放棄他人會認同自己見解的期待,尤其放棄思想與情感上的每一個批判。
這便是正見(Right Opinion)

>> 點閱全文

一、招生期別:

第一期(2009年7月6~10日):華德福學校1-4年級課程介紹及教學實務

第二期(2009年7月13~17日):華德福學校5-8年級課程介紹及教學實務

二、上課時間與內容:

每日上課時間為9:00~12:00及13:30~16:30共六小時。

內容包含(1)各年級課程內容概要(2)教學示範(3)各年級孩子的發展特徵(4)教師與孩子的成長故事分享

>> 點閱全文

攝影:李光文

接種疫苗以預防傳染病在今日似乎是必須的,但是,事實上大部份傳染病的罹患率在疫苗發明前就已因衛生環境的改善大為降低。疫苗接種的利弊在今日大量注射的情況下漸漸顯現,許多醫師也漸漸了解到疫苗的傷害性而建議父母不要讓孩子接種某些疫苗。

>> 點閱全文


詞:吳國強 / 曲:黃康淇 / 演唱:黃杏怡

自恒河的另一岸傳來悠悠的海潮聲,起伏的海潮編成智慧的旋律
就此旋律滲入衆生的生命裏

自恒河的另一岸飄來片片的菩提葉,片片的菩提哼成慈悲的歌聲
就此歌聲喚醒 無數無明的衆生

>> 點閱全文

攝影:李光文

今晚刷完牙正準備上床說床前故事時,在浴室就聽到兩兄妹爭執哭鬧的聲音,趕緊出來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是為了一件被子誰要蓋而哭了起來。仔細看了一下,那條被子是我跟相陵這陣子合蓋的那條被子,於是不顧早已淚眼汪汪的奕德,便要奕德還給相陵。不過此時媽咪說話了,要他們兄妹倆一起蓋,這相陵那肯依呢?當然到最後被子還是到了相陵的手上。

>> 點閱全文

今天是茄苳幼兒園的春季旅遊,地點是竹南的四方牧場,由於我和老婆都無法請假,所以這次只有讓奕德一個人去玩了。

傍晚一回到家,奕德便一直跟著我努力地解說今天他是如何地用繩子爬到大樹上,當下我還無法很正確地意會他指的就是普魯士攀登,直到晚上收到國富寄來的照片才弄懂孩子的意思。

>> 點閱全文


Change Your Life
Change Your Heart
Change Your Diet
♥~~~~~~♥
No more killing
Be healthy and loving
♥~~~~~~~~~~~~~~♥
素食就是健康
素食就是經濟效益
素食就是生態保育
素食就是慈悲
素食就是和平
素食就是高雅

>> 點閱全文


話說今天一大早琦琦老師略帶微笑地關切我們家昨晚洗相陵衣服的情形,接著便與我分享昨天相陵是如何帶頭光著腳丫子,衝進滿是泥濘的菜園中,最後甚至整個人趴進泥巴中享受春雨過後泥土芬芳的美妙時光。

至於有多麼美妙,請看下列照片便能感受一二。

>> 點閱全文


書名:Heven on earth /地球上的天堂
作者:Sharifa Oppenheimer
出版日期:2006
ISBN:0-88010-566-6
http://www.steinerbooks.org/detail.html?id=0880105666

譯者:徐明佑

第二章 韻律節奏的世界

韻律節奏對於幼小小孩的父母及教育者來說是一個神奇的字。幼小小孩在簡單、有彈性的韻律節奏上茁壯成長將帶引他們度過每一天、每一個星期,並且慢慢的開展他們往後幾年的生活。韻律節奏安置在堅固的基礎上,不僅僅是我們孩子的生活,還有我們所擁有的生活。藉由每日白天與夜晚的舞動,我們人類已經被幾千年來地球有韻律節奏的運轉所形塑。我們被玫瑰色的、朦朧的日落光彩和夜晚時,如鮮紅又紫漸漸下降至絨黑色的回應所形塑。我們在地球繞著太陽轉的緩慢旅程中成長並且發展。日復一日,我們世界的細微變換、堅決移動形成了春天的第一朵花,並朝著燦爛冰晶的世界遞嬗。狂喜和艱苦這兩者的循環形成了人類的心靈。雖然我們現代的生活是遠遠與地球的基礎意識相隔,但我們仍然是在韻律節奏的基本形態上被形塑。我們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比我們更親近這個基礎,他們深深地受到我們為他們決定的生活規律所影響。藉由設定簡單的每日生活節奏,許多我們與孩子所經驗到的問題就可以被處理,這也容許他們的需求適時的被遇見。

>> 點閱全文

udn / 校園博覽會 / 文教要聞 / 教育改革 / 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獨立教育體系─華德福
2009/03/01
【文/周慧菁】

在全球學校多元化的浪潮下,為改革公立學校,許多非主流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被引進,作為改革參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就像慢食、慢活,帶領我們重新思索生活意義。而主張「慢學」的華德福教育,也刺激主流教育界重新思索教育的意義與方式。

與現今社會學得越多,學得越早越好的想法相比,華德福走的是一條很不一樣的道路。走進華德福的幼稚園,只見小朋友在色調柔美、由自然素材佈置的教室裡,歌唱、畫圖遊戲、聽故事、作律動,不學電腦、不學寫字、也不學算數。華德福要求家長不要讓小孩看電視,學校也到中學階段才介紹電腦。

>> 點閱全文